第三章    日本宮城 311 海嘯經驗

(一) 前言

民國100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發生規模9.0之強震並引發海嘯,中央氣象局針對臺灣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沿海地區發布海嘯警報,為相當罕見之情況,無前例可循,故特彙整本署當前因應海嘯災害之作為,以及此次海嘯警報因應作為以供參考。


(二) 作業程序

1. 災前整備

本署於94年起即進行海嘯對海堤設施研究及評估,並於96年底完成「海堤及水門設施耐海嘯構造評估技術規範(草案)」,由所屬各河川局進行3年試用。本技術規範實施後,河川局應據以辦理轄內海堤及水門設施耐海嘯評估。評估原則如下:

(1)    海嘯規模未達第零級(或海嘯波高未達1公尺)者,一般傳統海堤與護岸均可承受,無需進行評估。

(2)    海嘯規模超過三級以上(或海嘯波高超過8公尺)者,一般傳統海堤與護岸均將完全破壞,應直接發布避難疏散警報。

(3)    海嘯規模第零級至第二級(海嘯波高1公尺至8公尺)者,需進行海嘯評估。




2. 100年3月11日,海嘯警報發布後

啟動海嘯早期預警評估系統,供內部災害預判及因應參考(請見「研發建立海嘯早期預警評估系統」)。此外,也應加強一般性海堤區域近海水文觀測,即時提供近海潮位資訊予中央氣象局等相關機關供應變參考。

(1)    自接獲中央氣象局發布海嘯警報後,隨即加強一般性海堤區域岸邊潮位站觀測及品管工作(通知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協助)。並組成臨時應變小組,每30分鐘至1小時匯集臺灣環海一般性海堤區域之最新潮位情資,研判臺灣各海域海嘯可能顯現之徵兆及對一般性海堤區域之影響。

(2)    接收現場資料並進行品管(每6分鐘一次),同時將資料提供中央氣象局。

(3)    彙整中央氣象局及各國最新海嘯監測資料,於每30分鐘至1小時製作一次評估簡報,並將簡報上傳至「水利署海岸水情系統」供各河川局下載使用。




3. 因應日本福島電廠核子事故之後續作為

(1)    自3月22日起,辦理彙整原能會網站之環境輻射值監測資訊、監控臺灣各重要水庫之環境輻射參考值等情事,定期彙整資訊陳報予署內長官,以供參考(請見「日本福島核電災變輻射值監測資訊」)。

(2)    自3月23日起,由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及台灣自來水公司每週檢送給水廠水樣至台電公司放射試驗室或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幅射偵測中心檢測,並將檢測結果,公布於該單位之官網,俾利民眾取得資訊。同時亦由重要水庫管理機關每週檢送原水水樣檢測並公布。

(3)    自3月31起,鑑於水利防災中心人力調度因素,爰協調保育事業組並獲同意擔任有關核子事故涉本署之後續因應作業對內及對外之窗口。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